树莓派监控SANTAK UPS

2022-01-07 作者:

硬件:SANTAK TG-BOX 600 + RPi 4B (2GB) + Huawei ME909s-821

监控服务:NUT(Network UPS Tools)参考文章挺多,就不详解了;Pi上连了4G模块主要是掉电时可能无法得到Wired Ethernet供应,就发个短信而已,不如直接走wwan靠谱省心。

目前用的是standalone模式,回头有空查下文档试试netserver模式,看config文件介绍,猜测是client可以通过server知道市电挂了,从而在server之前关机?

完整阅读本篇»

METAR BCFG是团雾么?

2021-12-11 作者:

TLDR,答案不确定哈。

看下今天傍晚ZBAD的清一色“备降”,目的地基本是天津滨海(ZBTJ)和济南遥墙(ZSJN)。

看一眼原因,特情是天气警报,主导能见度150米……

这就好玩了,距离只有30km的我们,窗外视野异常的好,甚至依稀看到几颗星星。

回溯一下METAR信息,很有意思。

完整阅读本篇»

OpenWrt测试双WAN和双机高可用

2021-12-03 作者:

So here’s a quick example. OpenWrt shows capability to provide business-level internet access reliabilities – with not only load balancing/failover between 2 or more ISPs, but also VRRP based hardware (dual x86 vm in this experiment) level redundancy.

从以下的例子可以看出,OpenWrt基本满足了提供小型商业级Internet访问可靠性的初步要求。它不仅可以在多个ISP之间实现负载均衡以及故障切换,在此基础上同时提供基于VRRP的硬件冗余(本实验中为双x86虚拟机)。

 

先开仨虚拟机,前两台做OpenWrt,可以先做1台,复制1台。注意要安装mwan3和keepalived。

 

双WAN做好后,断开一路wan做测试。这里的wanb,用的是楼道里的不可靠wifi,通过Raspberry Pi向下路由一层转成有线网,能体现出不稳定的ISP接入状态。

本来是两路负载均衡的策略,wanb断开后,5s之内可以让所有对外请求都稳定落在wan上。

 

下一步,把MASTER的br-lan断开,模拟一个路由器硬件直接宕掉。

 

这个切换时间很短,还没反应过来,BACKUP就接管了VIP地址,对外请求几乎不受什么影响。

完整阅读本篇»

基于红米AC2100的集客AC/AP方案

2021-10-15 作者:

Free (but proprietary) AC/AP wifi solution by Wuhan GECOOS, is here tested on 2 units Redmi AC2100 and a Proxmox based x86_64 vm.

这篇不准备多写,简单谈一下感受。

硬件结构如下,

  • AP是两台Redmi AC2100,单价159(不是wifi6,消费主义远离我)。
  • AC是书房自建私有云上一台vm,无法单独计费,权当免费。

PROS:

  • 性价比突出。总价只有318,即使考虑到大房子需要3台AP,也只要500块不到而已,还不到一台中端wifi6路由器的钱。有人可能会说,别逗了,家用AP的信号,3台怎么够 —— 哥们,别那么肯定,你说的是面板AP,我这是普通家用路由器(外置天线)刷的AP,原本设计每个都是带全家的,要比信号强度也得比商业吸顶AP吧?
  • AC可以不要,AP支持胖AP模式。这点倒是跟其他家用AC/AP方案接近,并不特别。我猜胖AP漫游效果差点儿?因为我不缺私有云机器,没有做具体测试。
  • 蛮关键的一点,AC可以只做旁路。也就是说,主路由还是主路由,你不一定用这个集客AC做主路由(虽然它也具备路由能力),这一点非常关键。作为AC,管好你的AP,做好弱踢和切换就行了,路由我有更好的选择。
  • 覆盖和速度都能让人满意,mbp连上5G信号,NAS大文件传输不比千兆有线差很多。
  • 每个房间多了一个4口千兆交换机,还tm支持vlan,这个价钱做下来的方案有这么强的灵活性,你敢信?

CONS:

  • 漫游切换,在安卓手机上切换起来,还是没有单路由(不切换)那么流畅。当然,物理问题靠软件显然不能强求,毕竟在家里边角的wifi速度显著提高了;多年前的iPhone 6SP好像漫游效果不错的说;后悔没有拿Android和iPhone互相打个微信视频然后走动一下做个测试。
  • 【昧良心说】集客固件免费但不开源。至于开源与否我不关心,毕竟我刷个路由不是去商业化,我只关心有无黑产,这点主要看开发团队的人文品质吧。真要不放心,自己刷一套放个抓包环境测几个月就有数了;这问题倒不是针对集客,ikuai和梅林也是同一个路子,再说那些原厂(不免费)的路由器系统就能绝保没后门没黑产?

以下纯截图:

AC界面:wifi配置模板下发

完整阅读本篇»

DIY带外管理 · 强悍Pi-KVM

2021-09-27 作者:

Let’s talk about the open source IP-KVM (or KVM over IP) solution based on Raspberry Pi 4B, named Pi-KVM, which has sophisticated feature sets that can provide almost same experience like HP ILO or DELL iDRAC, only except the hardware monitoring and err logging.

  • Hardware screen capture with low latency.
  • OTG Keyboard & mouse; Mass Storage Drive emulation.
  • ATX power control (thru Pi GPIO) with some MOSFET relays.
  • RJ-45 and USB serial console port.
  • IPMI BMC, redfish… all those professional server stuff support.
  • Nice and easy-to-use web UI with virtual keyboard, video quality control, key-combination shortcuts and virtual USB drive control.
  • A fully featured, user-customizable Linux OS.

只要玩过专业带外管理,基本就很难接受只有本地键鼠,以及OS之上的RDP和VNC了吧。

随便放两张Dell iDRAC系统截图吧。

今天要聊到的Pi-KVM,在简单廉价的硬件结构上,实现了除硬件子系统监控和告警之外,专业BMC几乎所有功能。

  • 低延迟的显示器信号捕捉和传输(100ms以内)。
  • OTG 键鼠,U盘模拟;给家用机远程load OS不叫事儿。
  • 通过Pi GPIO外加几个继电器实现的ATX电源控制;不说也懂,控制不了电源还叫BMC么。
  • RJ45和USB串口;既能控制路由/交换,也能控制自己。
  • IPMI BMC,redfish… 专业能玩的,它都能玩。
  • 简洁实用的web控制台,软键盘、组合键、粘贴板、视频质量控制、虚拟USB驱动器控制,全乎+易用。
  • 除了所有以上之外,还是个全功能的Arch Linux ARM版本,灵活性刚刚的,这可把专用BMC打趴了吧。

多吹无益,上图。

【注】请忽略裸线,5V和GND用胶带缠了一下,反正不是高压,胶带不绝缘也没关系,别物理刺穿就行;银色金属箔是屏蔽,说明小米的线做工还是靠谱的哈,该有的都没少。

文档制作基于Ventoy的Win10安装盘,全程不用物理U盘,安装Windows。

如果我没说清楚,就重申一遍。类似Dell和HP的专业BMC,可以直接远程挂载ISO装系统。Pi-KVM更狠,借着自己内置存储,直接把U盘/光盘镜像上传,经过物理USB线,模拟一个驱动器插到被控电脑就搞定了,有点爽。

如上所言,被控电脑经USB线连接仿真U盘,BIOS从Linux file-CD启动,无论装什么OS都能够顺利引导。

完整阅读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