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者、disco和teen pop

2025-01-24 作者:

昨日午后慢跑,点开一张「猛士 Vol.01」。典型的80年代合成器音效混在一起,不可谓不嘈杂,而彼时我秒退30年的情绪,因与目之所及的巨大反差,默默调整十多秒才逐渐平静下来。

生于小镇做题者的年代,物质匮乏,照片平均每3年能拍上一张已然很知足,遑论视频。然数十年如白驹过隙,故地重游,无论所到何处,不消说,尽皆物是人非,不复当年贫苦朴实之窘态。


「猛士」、「荷东」,一声前奏想起,动次打次。那台靠小学考试成绩换得的价值不菲的国产单放,插着音质不能说全损但也有限的头戴耳机,再配上玻璃下压着课程表和一些票据的方台,台面再摆放上书籍、笔记、作业和文具…… 恰似《少林足球》里星爷闭幕仰面:“我感觉到,全部都回来了”。

家里那位问我,迪高这么吵,你确定小学生能听这个写作业?

嘿嘿。

完整阅读本篇»

油腻三件凑齐了?

2024-10-30 作者:

7月份时为了测sbc功耗,某宝入手了这货,叫做维简U3。虽然目前手头的sbc都是5v供电,但不代表将来or国产sbc今后不会支持pd(毕竟raspi 5b已经到了离谱的5V 27W),所以算是提前储备测试能力吧。

这是手头几个新老充电头的测试结果。

小米的这个魔改A口120w,充mbp 2019 16寸显示60+w。所以如果机器不是满负荷,这个充电头能顶住。

被小Lin视频忽悠新入手的Anker 736 GaN 100w,C1接mbp就直接显示100w了。如果A口再接个老手机走18W充电的话,那么C1口降到80W顶这台mbp依然绰绰有余。

完整阅读本篇»

Rasp Pi 5B vs. Intel N100?

2024-01-15 作者:

我先给一句话总结,之后再慢慢解释:

当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的产品,在各自的领域站稳脚跟(也即拿到主要份额)后,无论出于产品代次的需要、抵御外部威胁的需要、抑或资本市场的需要,均会体现出向另外一个领域渗透的特征。

 

Talking about a specific industry, when different products designed for different market segments obtained dominant shares of their own segments, almost every of them would consider invading neighbors (segments around) – no matter the needs come from product roadmap, external threats or even the capital market.

解释:一个字,卷。


最近有人问我,自制软路由/NAS是买arm还是x86_64。如果是小10年(Pi 2B上市)甚至5年前,我只会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可一概而论,还得看需求更关注什么。

前者具备体积、功耗/散热、价格、专芯专用(如hw-nat)的优势,后者则表现出强性能、AIO的独特能力。

而放眼如今,早已是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Pi 5B和N100,以极其接近的价格,差不多两倍的功耗,给出了差不多2倍的性能 – 选择再也不如之前那般容易。

  • BCM2712/RK3588性能有限么?干掉一个6~7代的移动版i5应该不是问题。
  • Pi 5B还能被动散热么?对不起,3B那个连廉价散热片都可以不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ARM还是只能docker不能vm么?哦,不仅kvm没问题(虽不见得有VT-x/AMD-V的性能),听说外设直通都有眉目了。
  • 我家弱电箱还是太小了,x86不能让我凿墙吧?巴掌大还带双SFP+来一套?(PS:别期待万兆小包跑满)

完整阅读本篇»

论一本散页书的维修

2023-10-08 作者:

出门路上,娃问了个啥问题来着,忘记了,总之是聊到了昂撒人入侵不列颠,挤压凯尔特人生存空间的史料。娃一开心,就回家拿出她的书二刷,结果散页了。

遇到这种问题,我第一反应是钻孔做线装。孩子自然不知道什么是线装书,而岳母年轻时是做文具生意的,因此家里那位大概也没经历过拿着挂历纸、锥子和棉线自己装订笔记本的过程。

现在的书吧,尤其孩子看的彩印漫画,纸张质量都跟半个世纪前的草稿纸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锥子啥的就免了吧,要靠蛮力扎透这本书,估计下一顿要多吃三碗饭。基于此,我迅速翻出了装修后就一直落灰再没用过的bosch小套装,以及最小号的钻头。

仿线装,漫画书修复过程

完整阅读本篇»

书评《美国成长三部曲》

2022-02-03 作者:

从电影出发,读过了整本 The Great Gatsby 但并未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拜当今的CG技术以及对绿幕的滥用,那个年代的浮华,其实电影中表现的很好。

这会儿说起,就在2020年开春,国内疫情声势大噪的时候,出于对彼时国内外经济状况所见所感,我一心想要了解大洋彼岸之世界强国,在其空前繁荣(1920s)和绝后萧条(1930s)中的国计民生。

正所谓“困了有人递枕头,拎醋有人请螃蟹”。在附近书店晃悠时看到这套书《美国成长三部曲》,所谓开卷有益,打开一读,it’s kinda exactly what I expect –

  • 不是那种“一笔一句写人一生”的简史,在大时间轴上其实跨度很小,也即集中描写我想了解的时段。
  • 内容够细节够充实,从政府首脑到国计民生,无所不谈,无所不包。比如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源于其独特的教育背景,又比如一战后的保守派所抨击的“道德滑坡”是如何体现在人们的穿着打扮和消费娱乐上,再看看实现越洋飞行的大英雄林德伯格对航空业乃至全国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涉其长子并惊动全国的绑架案等。至于佛罗里达炒地皮和楼花、牛市中对每一个微观的人其疯狂表现的描写、衰退中为了救市大佬们前赴后继的措施、银行挤兑在几天内蔓延全国的叙述 ……知道读的是史实,却远比小说精彩百倍。
  • 多描述,少评价,让我自己自己根据描述来想象,来思考,避免带节奏。从一战后习俗与道德变革、禁酒令、无线电/汽车/飞机等技术革新、政坛丑闻、意识形态斗争、佛罗里达房产热、柯立芝繁荣和牛市、政治与经济关系、衰退和救市、小政府到大政府的逐步变化、种族问题、二战后成长起来的中产阶层等等 —— 这套书大致做到不吹不黑不带节奏,不输出价值观(除了那个“社会制度=边跑边修的汽车”算一条),毕竟三十年代大萧条时,人家也考虑过借鉴毛熊哥计划经济先进经验不是么?

说真的,Florida炒地皮的章节,颇有身临其境之感。买地契击鼓传花那杠杆率玩的,珊瑚阁那威尼斯小船划的,戏剧性的飓风那刮得…… 让人不得不感慨,无论黑格尔有没有说过那句“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反正我是信了。

完整阅读本篇»

如何用一张照片推测距离(高度)

2021-04-22 作者:

一早送娃上学回家,常去的论坛看到这么一个帖子。嗯,好玩!我要试试。


然后原图是这样的,回帖里头已经有人提到了EXIF信息说手机iPhone 6S,焦距4mm。

那我也得看看EXIF,浏览器带插件的话,可以直接显示,不带的话,下载后用Win和MacOS都很容易查看。

首先,照片拍摄时间 2020-08-08 09:13:19,白云机场当天当时天气:

完整阅读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