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人小径 · 唯逻辑不破
2013-09-21 作者: 天空的颜色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渔人小径
本文链接地址: DSC_1343_00_mini
打赏 PayPal
文章的脚注信息由WordPress的wp-posturl插件自动生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我猜是因为调了以后,照片看着和自己认识的人、场景不一致了,所以会觉得原来那个更好。虽然光线啊啥啥的不是最佳状态,但是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后者虽然调的漂亮,可是怎么不是自己熟悉的人或者物了?外人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影响,会更客观的从照片质量来判断好坏。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反正我有时候会有这样的困惑,以致于失去后期的动力。
你的说法比较特别,以前没有想到过 我的片子一直没有很重的口味,只是想让片子明亮些,看起来正面些,从未有你提过的这种感觉 至于LZ这张,也远不到看着不像本人的程度吧,因为室内照明的色温而把娃拍成古天乐,不调也不太说得过去了,O(∩_∩)O哈哈~
比如这张照片里孩子的衣服调完成蓝色了,会不会觉得不是自家孩子那件衣服了?
有时候调完是好看一些,可是我会觉得不是我在当初场景里看到的影像。
尝试过几次后期,会有这种困惑。所以现在一般只调调明亮,不敢调色彩,特别是肤色。我觉得自己把握不了。-_-
btw:1.站长同志能否把这个评论移到文章后面去?写在这属于误操作。2.刚才忘记填验证了,结果返回来,写的文字都丢了-_-
我一般先调色温色调,再调亮度,先以白色物体恢复白色(吸管)为准,如果脸色还是偏黄就降色温,一般都会得到满意的状态,说白了这会儿衣服是啥颜色我就不在乎了 然后,评论只能删除,没法移动~ 至于返回~呃~我装的wordpress(php blog代码)貌似没这设置,改天我看看有没有这方面插件吧,php代码我读着都费劲,要改不太现实哈:-)
呵呵,原来在这里讨论呢。我说我老看提示有评论,但是找不到呢。哈哈
我之所以觉得这个P的不好,觉得后面的黄色的墙和小孩脸部都缺少了一种质感(材质、立体感),只像一个色块了。而且还感觉很“脏”的色块的感觉。 现在来看 主题如果和北京本身就缺少一种光比的话,即使后期也还是少了一种质感。没有层次感。 同样这样的感觉 还存在另外一套图片中 http://fisherworks.cn/?attachment_id=508 就是感觉不怎么后期,再也无法有那种质感(材质、立体感)了。
我链接这张照片 色彩空间是adobe GRB的 不是SRGB的。所以看着很灰色。 不过还是能表达出我的意思的。就是怎么p这张都缺少层次感。
For God’s sake,我觉着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以主体和背景之间相对强些的光比来形成你所谓的这种质感(其实不叫质感,材质表面摸上去or看上去的感觉才叫质感),其实是更加想突出主体的感觉。
因此,除了娃身上单独打光(貌似你10.1期间拍摄已经在这样做了),加上大暗角之外,也可考虑一下长一些的焦距,比如85 1.4或者室外的135 2.0之类,那样你可以自然用浅景深来区分主体和背景,而且适当收缩光圈,景深也不会浅到眼睛实而耳朵虚了。
你在拍娃这个相对单一的题材上,坚持单一的室内拍摄,同时一直用35mm镜头,太久了,我当时也有类似的困惑:)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
姓名 *
电子邮件 *
站点
+ 七 = 十
我猜是因为调了以后,照片看着和自己认识的人、场景不一致了,所以会觉得原来那个更好。虽然光线啊啥啥的不是最佳状态,但是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后者虽然调的漂亮,可是怎么不是自己熟悉的人或者物了?外人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影响,会更客观的从照片质量来判断好坏。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反正我有时候会有这样的困惑,以致于失去后期的动力。
你的说法比较特别,以前没有想到过
我的片子一直没有很重的口味,只是想让片子明亮些,看起来正面些,从未有你提过的这种感觉
至于LZ这张,也远不到看着不像本人的程度吧,因为室内照明的色温而把娃拍成古天乐,不调也不太说得过去了,O(∩_∩)O哈哈~
比如这张照片里孩子的衣服调完成蓝色了,会不会觉得不是自家孩子那件衣服了?
有时候调完是好看一些,可是我会觉得不是我在当初场景里看到的影像。
尝试过几次后期,会有这种困惑。所以现在一般只调调明亮,不敢调色彩,特别是肤色。我觉得自己把握不了。-_-
btw:1.站长同志能否把这个评论移到文章后面去?写在这属于误操作。2.刚才忘记填验证了,结果返回来,写的文字都丢了-_-
我一般先调色温色调,再调亮度,先以白色物体恢复白色(吸管)为准,如果脸色还是偏黄就降色温,一般都会得到满意的状态,说白了这会儿衣服是啥颜色我就不在乎了
然后,评论只能删除,没法移动~
至于返回~呃~我装的wordpress(php blog代码)貌似没这设置,改天我看看有没有这方面插件吧,php代码我读着都费劲,要改不太现实哈:-)
呵呵,原来在这里讨论呢。我说我老看提示有评论,但是找不到呢。哈哈
我之所以觉得这个P的不好,觉得后面的黄色的墙和小孩脸部都缺少了一种质感(材质、立体感),只像一个色块了。而且还感觉很“脏”的色块的感觉。
现在来看 主题如果和北京本身就缺少一种光比的话,即使后期也还是少了一种质感。没有层次感。 同样这样的感觉 还存在另外一套图片中 http://fisherworks.cn/?attachment_id=508 就是感觉不怎么后期,再也无法有那种质感(材质、立体感)了。
我链接这张照片 色彩空间是adobe GRB的 不是SRGB的。所以看着很灰色。
不过还是能表达出我的意思的。就是怎么p这张都缺少层次感。
For God’s sake,我觉着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以主体和背景之间相对强些的光比来形成你所谓的这种质感(其实不叫质感,材质表面摸上去or看上去的感觉才叫质感),其实是更加想突出主体的感觉。
因此,除了娃身上单独打光(貌似你10.1期间拍摄已经在这样做了),加上大暗角之外,也可考虑一下长一些的焦距,比如85 1.4或者室外的135 2.0之类,那样你可以自然用浅景深来区分主体和背景,而且适当收缩光圈,景深也不会浅到眼睛实而耳朵虚了。
你在拍娃这个相对单一的题材上,坚持单一的室内拍摄,同时一直用35mm镜头,太久了,我当时也有类似的困惑:)